2020-03-10 16:38:57
2685
“5·12”汶川大地震距離我們已整整六年了,但人們對災難的思考卻從沒有停止過。回憶起六年前抗震救災的日子。鐘守熙清晰地記得,在地動山搖之后,通信中斷,當成都供電公司應急通信小組趕到都江堰災區時,被困群眾一下子撲了過來,哭訴著用應急通信設備向親人報災情的場景。
應急通信是災區各項救災工作順利進行的“鋪路石”。 在遭遇突發災害和事故時,既可以為指揮調度提供通信保障,還可以為災區群眾提供語音、短信、上網等公眾通信服務。救災工作中,應急通信系統怎樣發揮作用?
頻發災害倒逼“大腦中樞”建設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災區通信完全中斷,信息系統全部癱瘓,因缺乏應急通信支撐,指揮部無法快速得知人員傷亡、電網受損等信息,災區救援工作受到很大影響。
自2008年以來,經歷冰雪、地震、干旱、洪澇、泥石流等多次自然災害的國網成都供電公司,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預警、應急通信體系,建立了專業應急通信隊伍,成立了應急指揮中心,完善了應急指揮系統。
2011年,以高清視頻會議、變電站視頻監控、應急通信為基礎支撐的視頻通信綜合服務平臺建成投運,并且實現對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供電營業廳(所)100%全覆蓋。現在,國網成都供電公司采用視頻通信高科技技術,實現24小時連線暢通無阻,打造應急搶險“大腦中樞”。
視頻傳輸讓指揮有了“千里眼”
2013年7月9日,崇州境內的220千伏興侯南線26號塔基鄰近河邊,河水暴漲,湍急的水流不斷沖刷塔基,塔基完全被掏空,隨時有倒塔危險,興侯北線29號塔臨近的河堤也出現裂紋,危在旦夕……。國網成都供電公司應急救援隊火速趕赴災區,利用車上視頻通信系統第一時間向成都供電公司匯報災情。通過衛星傳回的災區抗洪一線實時畫面,進行現場指揮。經縝密的現場查勘,應急救援隊員與武警部隊共同制定出爆破方案,并密切配合進行爆破前的準備工作。19時左右,在400公斤TNT炸藥的作用下,成功實施水下防沙堤爆破,興侯南線26號塔險情得到全面控制,最終快速有效地排除。
視頻傳輸系統讓應急指揮有了“千里眼”。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已經建立了基于3G、微波、衛星技術的一體化視頻傳輸平臺。第一時間傳回前方視頻、語音、圖像、數據,保障災害發生時的應急指揮中心實現遠程指揮調度和通信暢通,
同時,國網成都供電公司還建立了應急微信、短信平臺,以提升快速響應能力。通過手機微信、短信,第一時間發布預警、應急指令和應急工作進展信息。在“7·9”洪災期間,滾動發送的最新氣象、地質災害信息預警,及時確保了人員安全,也大大提升了應急準備工作的針對性和及時性。
整合信息資源實現“平戰結合”
按照“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要求,成都供電公司建立了“平戰結合”的應急值班模式。今年以來,應急指揮中心共監控發現違章100余次,為現場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加強應急體系建設,成都供電公司在市政府應急辦的主導下,通過整合公安、交通、氣象、國土、醫療、建委、水電氣等各類信息,形成應急綜合信息平臺。該系統建成后,成都供電公司將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氣象部門發布的氣象災害信息和國土部門發布的地質災害信息,在災害發生后,可以獲得交通部門對當前搶險道路情況的信息支撐和醫療、供水、燃氣及大型機械相關信息,為搶險順利進行提供強大的信息支撐。
甘肅:3G應急指揮系統提供搶險救災通信保障
依靠衛星并結合多個運營商3G網絡為架構的移動應急網絡體系,實現了省電力公司、地市公司、災害或突發事件現場的互聯互通、多級聯動、多點協同指揮;滿足全時域、全地域、全網絡、全功能的移動應急體系,通過規范化、流程化的應急通信管理,加強了甘肅電網應急響應能力,提高了應急協調指揮和應急管理水平,為甘肅應急指揮、搶險救災工作提供了堅實的通信保障。
2013年8月,國網甘肅電力在全力投入岷縣、漳縣抗震救災的同時,天水、隴南等地區發生特大洪水泥石流災害。3G應急通信系統在各地同時開展的應急搶險中大顯神通。通過無線移動網絡,岷縣抗震救災指揮部和天水抗洪救災指揮部直接與省公司本部應急指揮中心建立語音、視頻聯系,同時保持三方會商系統24小時連線暢通無阻,保障災區各類信息通過音視頻迅速反饋至指揮中心,為科學合理開展抗震、抗洪工作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決策依據。
目前,國網甘肅電力在蘭州、定西、天水、隴南等地投入5套3G應急指揮系統終端,這5套設備可以點對點互聯,實現音視頻互傳,快速溝通救災信息,使隊伍調動、物資支援更加快速高效。